总131期    2019年 11月号
在线订阅

民宿经济 规划长远发展之策/提升服务水平

杂志订阅 MAGAZINE SUBSCRIPITION
蝶变,民宿经济的想象力



对现代人而言,如果有一个地方只需在网页上轻点“预订”,就能圆梦“诗和远方”,那很可能是民宿。

 

当个性化的旅游者已不再满足于打卡景点,希望融入当地生活,当深度游渐成潮流,这种区别于传统标准化酒店,能提供个性化、多元化服务的住宿形态的兴起,就不难理解了。

 

据原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旅游民宿是指利用当地闲置资源,民宿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客栈、庄园、宅院、驿站、山庄等。

 

这是一个按下发展快进键的产业。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民宿消费规模达200亿元,预计到2020年,我国乡村民宿消费将达363亿元,年均增长16%,远高于同期国内旅游消费年均8%的预计增速。

 

由“吃饱睡好,拎包就走”转向归园田居,民宿已经不仅是旅途驻足之地,它承载的还有探索、乡愁,以及城镇化进程下“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精神羁绊。

 

但不论是何种形态,随着过度饱和的民宿行业进入“洗牌期”,同质化严重、落后的业态或逐渐淘汰,或向个性化、特色化升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发布的《2017年民宿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成为民宿产业新的发展关键词。

 

用“蜕变”形容数十年来民宿变迁,并不为过。从提供食宿到售卖情怀和文化体验;从农家乐到精品民宿,再到集群化发展;从个体农户家庭增收到乡村经济发展的新支柱;从一种住宿形态到满足人们在城镇化浪潮下无法割舍的“乡愁”,再到如今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

 

无论是作为传承乡村文明的载体,还是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桥梁,民宿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而如何实现规范化发展、如何培养健康的行业生态,使民宿继续为乡村振兴做出应有贡献,探索还在路上。

SHARE THIS ARTICLE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