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159期    2022年 4月号
在线订阅

理想之城 解读中国的公园城市建设

杂志订阅 MAGAZINE SUBSCRIPITION
公园城市,未来之城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这是1200多年前唐代诗人李白笔下“锦绣天府、理想家园”的大美意境,寄予了景城相融、人城和谐的美好期许。

 

今年3月1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绘定一个国家级示范区蓝图。如今成都,长达1.69万公里的“天府绿道”体系正在建设——

 

贯穿全域的“天府绿道”串联起一个个开放的公园,山地、森林、湖泊、田园等多种景观叠加,为市民日常运动和专业户外赛事提供了优越场所;一个个新场景的植入,赋予成都的公园更多功能。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和摇篮,古巴比伦城呈现青铜时代两河流域的壮丽图景,古希腊城邦承载西方文明古典时代的哲学光辉,伦敦拉开工业文明时代城市现代化的时代序幕,纽约探索塑造后工业文明时代新型城市形态,我国历史上也涌现出刻满古老甲骨文字的“殷都”、辉映锦绣盛唐气象的长安、见证千年风流繁华的北京、穿越近代跌宕沉浮的上海、傲立改革开放潮头的深圳等独具中国特色、承载中华文明的城市。

 

16世纪的“乌托邦”、17世纪的“太阳城”、18世纪的“理想城市”、19世纪的“田园城市”、近代的“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理论代表了各个时代人们对城市的理想追求,《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新城市议程》和我国春秋时期《周礼·考工记》、宋代《营造法式》、明清《工程作法》等文献体现了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追求人本关怀的共识。

 

成都外揽山水之幽、内得人文之胜。4500余年前的宝墩文化开启了成都悠久的城市文明史。战国时期张仪“因地相宜、立基高亢”修筑成都城,书写了2300余年城名未改、城址未迁的城市发展传奇。蜀郡守李冰顺应自然、师法自然修建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造就了农耕文明时代的“天府之国”。

 

历经数千年时光淬炼,今天的成都,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与休闲之都的慢生活完美融合,优雅时尚与乐观包容交相辉映,连续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2018年是成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的“公园城市”理念,是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与自然关系演进规律、城市文明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和深邃洞见;是基于对成都独特生态本底、丰厚文化底蕴、国家战略作用的深切期许和历史嘱托,为全球城市面向未来探索可持续发展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世界城市规划建设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公园城市理念创新了营城模式,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必将把人类城市文明推向新的阶段、新的高度。

SHARE THIS ARTICLE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