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以创新的思路、务实的举措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满足人民高品质精神文化需要的内在要求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人民高品质精神文化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特点,一是“基本”,二是“均等”,三是“品质”,四是“精神”。
第一,保障人民文化基本权益的主要路径。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文化权益,是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建设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满足感不断增强。从脱贫攻坚战中“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誓言,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承诺,从“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到“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些政策措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不能忘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基本文化需求,“保基本”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的“底线”。
第二,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近年来,围绕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差距,国家制定并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采用加大投入、政策倾斜、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脱贫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效举世瞩目。但是,我国城乡、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差距依然较大,公共文化设施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仍然突出。
第三,适应人民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动人民生活从“衣食无忧”到“高品质生活”转变,人民改善生活品质的愿望更加强烈,享有更丰富、高品位文化生活的期盼更加高涨。这就需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眼不断实现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坚持守正创新、向上向善,从而有助于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素养和生活品质。
第四,增强全民族精神力量。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增强全民族精神力量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起着价值引领、以文化人的作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之中,让群众在参与文化、享受文化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另一方面起着凝聚人心的作用,有感召力、亲和力、影响力,能吸引群众、感染群众,起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推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满足人民高品质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前提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高品质精神文化需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品质生活是美好生活的高层次和新形态,既要着眼于对基本的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以满足人们对更高水平、更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和服务的需要;更要着眼于提出新的高层次精神需要,以满足人们对获得公平正义、社会尊重、实现自身价值、全面发展等高层次的需要。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把满足人民高品质精神文化需要体现在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各个环节,加强统筹衔接,优化资源配置,凝聚各方力量,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格局,把建设成果不断转为生活品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评判标准是人民高品质精神文化获得感。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人民高品质精神文化获得感是一致的。要建立健全群众需求反馈机制,推广“订单式”“菜单式”“预约式”服务,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创新开展文化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要健全以效能为导向的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考核指标,将其作为考核评价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纳入科学发展考核体系;完善服务质量监测体系,研究制定公众满意度指标,为制定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提供依据。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抓手
——更好满足人民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要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省、市、县三级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要塑造一城一品的公共文化景观;要打造“一乡”“一艺”“一店”“一景”的乡村文化模式,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产品以及公共文化服务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要整合社会资源,推动融合创新,形成有特色的、开放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以及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多样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支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和优质文化服务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向特殊群体倾斜;开展百姓大舞台、市民文化节、民歌大会、大众合唱节、广场舞示范展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合理、高效配置区域内公共文化资源,形成大集中、小分散,各尽其能、各取所需,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提高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满足人民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要坚持党对公共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厦门、三明、福州、泉州四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为重点,在全省遴选推介公共图书馆优秀阅读品牌、文化馆(站)优秀艺术普及活动品牌,充分发挥公共资源的社会综合服务效益;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拓展阵地服务功能,开展经典诵读、阅读分享、大师课、公益音乐会、艺术沙龙、手工艺作坊等体验式、互动式的公共阅读和艺术普及活动;针对不同群体提供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服务,不断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的吸引力,形成优质、完善、富有个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其中。
加快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满足群众对现代公共文化新形态的需要。以数字福建建设为切入点,顺应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文化产业新形态,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进程,建设全省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丰富数字文化资源,拓展智慧公共文化服务应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推动打通各层级公共文化数字平台,构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服务网络,缩小城乡间的数字鸿沟;推动新兴互联网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汇聚文化、出版、广播影视、旅游、档案、方志等资源,建设文化资源共享体系,提升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效率与供给质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和群众需求有效匹配、对接水平,满足多样化消费群体的公共文化新形态需求。
提升免费开放水平和服务效能,切实增强人民高品质精神文化获得感。通过向博物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发放免费开放补助资金,支持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等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功能融合,提高综合效益;推进以供导需的本位意识转变为以需定供的服务观念,建立完善客观、真实、全面的需求表达反馈机制,实现“靶向性”、精准化、个性化、智慧化供给;要发挥地方自组织力量,鼓励文化能人和新乡贤建立公共文化的自我供给渠道;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升居民个体参与能力,重塑居民文化参与的主体性,实现居民的充分参与和有效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