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中国人的历史坐标,从清末到现代,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芝加哥凭借什么,发展成为了国际知名的大都会?芝加哥城市的兴衰,就是一部美国城市的百年史。
如今的芝加哥,坐拥270多万人口,位列美国三大城市之一。
芝加哥有中国人熟知的芝加哥公牛队,是麦当劳总部和波音公司总部的所在地,是前总统奥巴马政治生涯起步的地方。
这里还有顶尖的芝加哥大学,培养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校友,诸如杨振宁、李政道、林毅夫、弗里德曼、保罗·萨缪尔森,这里还有美丽的密歇根湖畔风景……
总的来说,如果你对美国人提起芝加哥,他都会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为这座城市感到骄傲。但是早在200年前,这里还仅仅是一个拥有十几间木屋的小村庄。
1830年芝加哥建市时,这里有记载的人口是100人。如果按照中国人的历史坐标,从清末到现代,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芝加哥凭借什么,发展成为了国际知名的大都会?
芝加哥城市的兴衰,就是一部美国城市的百年史。
“芝加哥”,意思是:浓味洋葱
在19世纪以前,芝加哥这片土地上,住着名为阿尔冈琴(Algonquian)族的印第安土著。芝加哥名字的就源于土著语“shikaakwa”,这个词语一种比较被认可的解释是:带有浓烈味道的洋葱。这也从侧面说明,当时大湖区和伊利诺地区,植被丰茂,适合农耕。
芝加哥这片靠水的区域,当时确实盛产洋葱。后来殖民者法国人到来,把“Shikaakwa”按照法语,读成了“Checagou”,到了英语里,变成了Chicago。
芝加哥位于密西西比河支流与密歇根湖的交汇处,背靠五大湖区。密西西比河北部密集的支流河网,形成了从美国南部通往美国中部的水运通道。芝加哥区域内的德斯普兰斯河(Des Plaines),流入密西西比河的支流,伊利诺伊河。德斯普兰斯河与密歇根湖的平行距离,最宽不超过10英里(16.1千米),两者之间,几乎是平地,交通方便。
这便形成了一个从湖区通过密西西比河,穿越美国中部和南部的水运通道。
早在17世纪末,殖民者到来以前,芝加哥附近的印第安土著就会通过水路,来到水路和陆路的交汇点芝加哥,进行皮毛贸易。
由于重要的交汇点位置,美国政府于1803年,在这里建立了迪尔伯恩军事要塞(Fort Dearborn)。
运河、铁路的修建
鉴于芝加哥重要的交汇点位置,也出于战略的考虑,美国政府在19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筹备伊利诺伊—密歇根运河的修建。此举旨在打通密歇根湖区和密西西比河的水运快捷通道。
运河于1836年7月动工,1848年竣工。运河修建期间,大大刺激了芝加哥地区的土地交易。美国人像热炒纽约伊利运河债券那样,疯狂投机芝加哥的土地,运河沿岸城镇的土地价值迅速攀升。
还在运河筹备期的30年代初,人们已经纷纷前往芝加哥寻找发财机会,或者谋求工作。
芝加哥1834年间的一块儿80*180英尺的土地,两年间上涨了35倍,高达3500美元。一年后的1835年,价格又飙升到1.5万美元。然而热炒的土地,并不是泡沫。芝加哥所在的区域,是美国最大的谷物种植和畜牧养殖区,五大湖地区又蕴藏了丰富的铁矿、煤炭及有色金属。
一夜之间芝加哥成了伊利诺伊河谷的贸易中心,芝加哥极大地繁荣起来。尝到甜头的芝加哥政府和商人,开始尝试修建新兴的铁路。铁路的时速更快,受季节、气候影响小,效率更高。
19世纪50年代的芝加哥,不再是一穷二白,它已经通过运河贸易,为修建铁路积累了充足的资金。
一些其他州的资本家,也早在1851年,就看好芝加哥的发展前景,纷纷将铁路线连接到芝加哥。到了1854年,6年前还一条铁路都没有的芝加哥,成了中西部的铁路枢纽。
到如今,芝加哥依然是美国最大的铁路枢纽,是美国中北部30多条铁路线的集结点,城市铁路线总长1.24多万公里,均居世界各大城市之首。
战争中快速崛起
历史上的芝加哥,无论是南北战争,还是二战,都尝尽了战争的甜头。
美国内战期间(1861—1865),芝加哥作为交通枢纽、贸易集散地和制造业中心,完全没有受到内战的负面影响。内战消耗的了美国大量的劳动力,从而刺激了芝加哥的农业机械生产,内战对军需物品的需求和运输,也使处于铁路枢纽位置的芝加哥获利颇丰。
芝加哥人口在内战期间,从1860年的约11万人,增长到1865年的18.7万。土地价格五年内上涨了10%—15%,中心商业地区的土地上涨了20%。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二战。作为美国重工业基地的芝加哥,战时经济使芝加哥迅速走出大萧条的阴影,并将繁荣延续到了50年代中期。
芝加哥和美国整体很相似。远离战场,资源丰富,制造业发达,又是贸易和金融的集散地,一旦战争爆发,参与战争,就意味着更多的内需和更多的资本涌进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多年来,美国热衷于“维护”地区和平,参与地区争端。
芝加哥大火、摩天大厦和世博会
1871年10月9日(8日晚起火),是芝加哥城市历史上最为悲惨的一天。芝加哥连续6个星期滴雨未下,地面相当干燥,据说是“一盏谷仓里被踢翻的煤油灯”引起了火灾。大火借助东南飓风,迅速蔓延,在当时稠密的木质住房居民区,引发了恐怖的芝加哥大火。
大火烧了整整两天,席卷了2100英亩的范围,6万栋建筑中的17450栋建筑在火灾中被焚毁,超过10万人无家可归(占当时芝加哥人口的1/3)。但大火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芝加哥带来了重新规划和建设的机会。
在当时经济周期性大萧条的背景下,芝加哥大火,仿佛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拉动了芝加哥的内需和市郊土地的增值。大火使人们搬离了市中心,开始向郊区发展,从而拉大了城市的框架。
1881年,芝加哥交易所率先决定迁往曾经被大火烧毁的街区,这个决定使这片老城区恢复活力。直接带动了市中心地价的猛烈抬升。
由于地价的恢复,推动了又一轮房地产投资热潮。芝加哥这时候掀起了公寓狂热,1883年,有1142幢公寓拔被兴建,摩天大厦(16层到18层建筑)也拔地而起,成了芝加哥的新景观。市政道路和配套设施也在这一时期开始修建,尤其是高架铁路。
轨道交通圈起的CBD,大火过后如竹笋般冒出的摩天大厦,城市扩张形成的新区,为芝加哥奠定了良好的城市硬件,促成了芝加哥成功申办世博会。
注重城市规划,奠定百年发展
芝加哥早在1909年就成立了规划委员会,成员由议会审核同意,才能任职,没有报酬。规划委员会的任务,就是审核由公共机构提出的规划方案和开发商的各种项目。
委员会要召开市政会议,广泛听取市民意见,审核意见最终由议会通过施行。委员会保证了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延续性,不因个人意志而被随意修改。
通过100年的发展,到了1930年代,芝加哥形成了港铁、金属加工、机械制造的工业布局。
但是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兴起。日本、西德、第三世界的国家的工业制品,对美国的制造业造成严峻冲击,许多企业纷纷跨国外迁,这对芝加哥的城市发展,造成了严重打击。这个过程中,芝加哥经历了人口严重流失,企业外迁,经济困难等各种城市问题。
尽管有衰落之势,60、70年代,芝加哥依然借助旧有的交通枢纽地位,从单纯依赖中西部和国内市场,逐渐扩展到海外,尤其是加拿大。出口成为城市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海外资本也日益参与到了芝加哥的发展。
1955年,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建成,距离市中心30公里,由地铁与之相连,成为了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
芝加哥在1980年代,开始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最终确定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人口和经济恢复明显。芝加哥放弃了传统的冶金等重工业,转而发展食品、印刷、金属加工等工业,同时着力建设国际航空运输中心、国际光缆通讯中心等项目。全球规模最大快餐连锁麦当劳,最大的食品加工企业卡夫特(Kraft)因此落户芝加哥。
到1998年,商业贸易、印刷业成为芝加哥的第二、第三大经济支柱。
转型的同时,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伊利诺大学、伊利诺理工学院等30多所知名高校,为芝加哥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在工业制造方面,芝加哥吸引了波音公司、摩托罗拉、工程机械制造商CAT等企业落户。1990年代末,芝加哥又瞄准了信息与通讯业的发展,建成美洲大陆光缆通信的中心节点。
经过80年代、90年代的经济结构多元化调整,芝加哥最终成功完成了复兴,重新成为了经济全球化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芝加哥如今对自身的定位是“第二层次的全球城市”,即次于纽约、伦敦、东京这样的顶级全球城市,和巴黎、悉尼、法兰克福、新加坡一样的第二层次的全球城市。这个定位没有盲目的理想主义,没有贪大贪多,而是实事求是,定位将芝加哥发展成“世界领头的金融中心之一”,成为“全国的交通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