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有四条最为著名的观光路线,分别是以天鹅堡为核心的罗曼蒂克大道,跨越德国东西部、沿途有77座中世纪城堡的古堡大道,串连众多精致小城镇和自然风光的莱茵河与黑森林大道,以及以格林童话为背景的童话大道。
雅各布·格林与威廉·格林是世界童话史上最璀璨的人物,白雪公主、小红帽、灰姑娘……众多经典童话人物陪伴着全世界的一代代孩子。1975年,为了纪念格林兄弟诞辰200周年,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规划了童话大道。这条路线从格林兄弟的出生地哈瑙出发,全长600多公里,直至不莱梅,囊括了格林兄弟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以及童话故事里的各种原型地。
位于黑森州的马尔堡就是童话大道中的一站,格林兄弟曾在马尔堡大学就读,也曾在这里收集和整理《格林童话》,《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便是在此创作。
马尔堡的身份不止于此,在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古城里,还有着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世界最大砖造城堡、德国最古老的哥特式大教堂,马尔堡大学是德国最古老的新教大学、世界第二古老的新教大学。
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座有着“神仙颜值”的城市,每一条街巷都契合着“童话”二字。
木筋屋与大教堂
初见马尔堡是在清晨,当天凌晨五点抵达法兰克福机场,随即入境、取行李、租车,简直是无缝链接,之后便直接驾车前往马尔堡,抵达时还不到早上七点。虽然正值夏季,但清晨气温不过十几度,走在街上感觉清冷。若非路上时常有车经过,简直是像独享这座城市。
一进入马尔堡,就仿佛进入木筋屋的世界。街上建筑外墙色彩缤纷,大量木筋屋与混凝土建筑交错,横七竖八的木条营造着童话感。
被木条切割为格子状的外墙是木筋屋的“标准照”,在德国和法国东部最为常见。许多人以为木条只是装饰,实则不然。木筋屋的“学名”是木桁架屋,为半木构造建筑。所谓桁架,即以特定方式构成方形或三角形的构件。这些看似不规则的木条实际上完美呈现了力学原理,有着支撑荷载的能力,共同组成整座房屋的框架。
木筋屋源于12世纪,当时这一地区拥有广阔森林,木材和填充于木条之间的黏土都是相对更容易取得的建筑材料,因此木筋屋大行其道。早期的木筋屋相对简洁,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外墙开始出现各种美丽彩绘。
木筋屋的奇妙之处,在于木条的搭建仅仅需要遵循力学原理,并没有绝对固定的样式,加上外墙颜色和各种彩绘,使得每一栋木筋屋都独一无二。也正因为这样,木筋屋组成的城市不但色彩缤纷,而且高低错落的格局从无整齐划一的拘谨。
沿拉恩河谷而建的马尔堡,城市历史与木筋屋的历史相当接近。13世纪初,它被授予城镇特权,当时正是木筋屋初兴时期。1264年,它与童话大道上的另一座名城卡塞尔并列,成为黑森公国首府之一。1485年至1500 年、1567年至1605年间,它又两度成为黑森-马尔堡地区的首府。
至于人居史的最早记载,则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公元822年。马尔堡依托两条中世纪贸易路线的十字路口而发展,一条是科隆到布拉格,一条是北海到意大利。1130年,它得到了“马尔堡”这个名字,意为“边境堡垒”。
在老城晃悠,很容易便会见到圣伊丽莎白教堂的尖塔。1235年兴建的它是德语地区最古老的哥特式大教堂,当年,匈牙利公主伊丽莎白出嫁为图林根伯爵夫人后,在马尔堡从事慈善事业,可惜于1231年病逝,年仅24岁。1235年,教皇授予她圣徒称号,条顿骑士团拆除了原先的方济各会教堂,开始兴建教堂,伊丽莎白公主也被安葬在这里。教堂的修建工期持续到1330年,黑森公国的领主多半安葬于此。尽管历经残酷的三十年战争和1847年的洪水,教堂难免遭遇破坏,但仍在二战轰炸中幸免于难。
教堂静立于一个十字路口处,朴素的线条沿着厚重砖石结构向上伸展,直抵80米高的塔尖。它的双塔结构和整体造型,被视为举世闻名的科隆大教堂的设计原型。教堂拱门虽然不大,设计却十分繁复。赭红色铁门上勾勒着一层层铁艺花纹,颇为魔幻,大门上方的浮雕以大片石刻小花为背景,雕工精细的伊丽莎白公主居中。
教堂四周的建筑都颇具“卡通感”,其中一栋有着陡峭坡顶,红砖石立面与黑色大坡顶上开着许多细细小小的窗户,外立面上有一个半圆形碉堡,顶端有木条装饰,用来拍中世纪电影毫无违和感,放在卡通片里,十有八九是巫师巫婆的住所。
教堂后的花园里还有一处旧建筑废墟,石块砌成,只余半圆形残壁,看一个个窄窗,可以推测是旧时方济各会教堂遗址。它被草地花木所围绕,一派沧桑气息。
台阶比平地更多的城市
平地上的圣伊丽莎白大教堂,并未统治马尔堡的天际线。这是因为马尔堡地势高低错落,真正的老城核心是“上城区”,也就是沿山坡环绕而建的部分,最顶端则是马尔堡城堡。
雅各布·格林曾说过,马尔堡是一个台阶比街道更多的城市。在他身处的时代,每日在马尔堡街巷间上上下下,并不是一件美事,但于我而言,眼前的高低错落实在太美。
沿着教堂旁大路前行,很快就会转入有坡度的石板路老街区。一个个交叉路口形成小小广场,长长的石板路蜿蜒向上,配合无处不在的石阶,画出美丽弧度。
这片区域是纯粹的步行街区,保留着完整的历史风貌。步行区的设置源于1972年,归功于在1970年至 1992 年间长期担任马尔堡市长的汉诺·德雷克斯勒。他在任期内推动城市更新计划,对整个上城区进行修复,并将之变成德国最早的步行街区之一,获得诸多城市规划奖项。
但这样高低错落的城市,是否对行动不便的人并不友好?现实马上教育了我,一名乘着轮椅的行人穿过人行道,直奔路边的一座玻璃电梯。我本以为那是专供游客使用的观光梯,后来才发现它其实是市政电梯,可以让行动不便人士直接抵达高处。
查资料才知道,马尔堡有德国最大的残疾人康复中心,所以残疾人的便利设施也是德国最佳。它还拥有德国唯一面向五年级及以上盲人与视力不佳学生的学院,城市里遍布盲文城市地图,日常还有各种面向盲人与视力障碍者的旅行活动,连餐馆都配备盲文菜单。
兜兜转转的石板路上遍布各色各样的木筋屋,其中不乏华丽建筑,搭配精美的铁艺店招。它们迁就着道路的坡度,错落有致,有些恰好在道路拐角位置,船形外观加上高低位造就的地下室,充满童话感。
沿途的民宅总有雅致院落,种满花花草草,尤其是大片大片的绣球花,围裹着木栅栏,极富情趣。有一栋四层民宅,白门白窗棂,外墙几乎全部被爬藤植物所覆盖,连一个个阳台都没放过。每一家人都任由爬藤植物肆意生长,与阳台上的花花草草融为一体。坐在这样的阳台上望老城街道,会是怎样的感觉?
随着坡度越来越大,距离城堡也越来越近。城堡山脚下有不少精巧的古堡形建筑,有一栋独立于斜坡之上,米白色墙身上是赭红色木条纹装饰,外墙有紫色纹章,旧时必然属于相当显赫的家族。建筑背后是大片草地,被树林所簇拥,虽然距离城市中心仅仅几分钟脚程,仍有隐世之感。还有一栋尖顶木筋屋,隐于山坡之上的大片树林间,坐拥大花园,也是旧时大宅。
城堡雄踞于山坡之上,主建筑塔楼林立,配有一个巨大的圆柱形碉堡。在成为交通要地之后,在山坡上修建堡垒进行控制便被提上马尔堡的建设日程。1248年到1300年间,堡垒被扩建为黑森公国的大公官邸。17世纪,它也是伯爵家族的住所。
土黄色砖石的外墙,绵密灰瓦构成的斜顶,错落的塔楼和钟楼,还有侧翼“肉墩墩”的碉堡,共同组成了古朴粗粝的面貌。马尔堡城堡之美不仅仅在于它的“世界最大砖造城堡”的身份,也在于童话气质。虽然内部乏善可陈,但可贵的是保持着12至14世纪的历史风貌。
城堡山上是一览马尔堡风光的最佳位置,山谷中的马尔堡,除了高耸教堂之外,并没有其他高楼。绵延的红瓦、黑瓦与灰瓦,保留着中世纪原貌,在一片绿意中宛若童话。难怪有人说,马尔堡就是一座森林里的城市,或者说,它本来就是一座森林。
大学城与童话世界
从城堡的另一侧下山,同样是坡度不小的石板路。在城堡钟楼之下的路边,可以见到巨大的灰姑娘高跟鞋雕塑,可惜不是水晶鞋,而是红色的。
类似的趣味无处不在,上城区路边石墙上的狼头与七只羊头雕塑齐刷刷望向远方,路边石砌老建筑顶端坐着的是抱着书本的青蛙王子。一路上各种雕塑,都与《格林童话》有关。
格林兄弟最初专注的并非童话,而是子承父业,在马尔堡大学就读法律专业。之后在历史学教授萨维尼与浪漫派诗人布伦塔诺等人的影响与鼓励下,格林兄弟终于正视自己的兴趣所在,开始收集童话故事。
马尔堡大学全称是马尔堡菲利普大学,1527年由黑森-卡塞尔菲利普伯爵创办。这位伯爵向有慷慨仁慈的名声,创办这所大学主要是为了呼应马丁·路德倡导的宗教改革。值得一提的是,菲利普伯爵作为宗教改革的重要推动者,下令创办马尔堡大学时年仅23岁。
马尔堡大学最初旨在传播基督教教义,培养神职人员,后来渐渐变得多元化,从最先的神学、法学、医学和哲学四系,发展至涵盖文理工经管法各领域的16个院系,成为德国知名高校。
如今马尔堡大学的在校学生达到两万多人,教职员工七千多人,占据马尔堡总人口的三成以上,也让马尔堡大学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城,甚至有“别的城市有一所大学,马尔堡就是一所大学”的说法。
与欧洲绝大多数大学一样,马尔堡大学也没有圈起来的校园,而是分散在城市各处。走在路上,随时都会见到一栋大学建筑。
多年来,马尔堡大学为世界贡献了十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物理学、化学和医学为主,也包括195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
不过马尔堡最梦幻的地方当属市集广场。建于1527年的市政厅,采用晚期哥特式风格,赭红色砂岩与土黄色砖块交错,使之成为“斑点屋”。灰瓦斜顶上有岗楼,中央的钟楼相当精致。广场的坡度营造错落感,几条道路发散延伸向不同方向,广场上的建筑十分精美。
市政厅广场见证了马尔堡的历史,在市政厅兴建前便已如此。广场上除了有鲜花装点的喷泉之外,还有一座抱着孩子的女子雕像,她是圣伊丽莎白公主的女儿苏菲。
站在这童话般的广场上,不禁慨叹马尔堡的幸运。它受益于历史上的种种“阴差阳错”,也正是这些合力,造就了今日的马尔堡。
它也躲过了二战时的空袭,加上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城市更新,使得整座城市得以保存原貌并合理修缮。即使是在欧洲,也很少有马尔堡这样的城市,先是在冷寂中保存了中世纪原貌,随后又躲过了19世纪以来的战争侵袭,并依靠着大学的魅力主导着城市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