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雷平:我心如礁石,风雨无转移

吴南瑶 总167期 2022年 12月号 文化长廊

    《环球市长》杂志    GLOBAL MAYOR MAGAZINE

2022年11月26日,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张雷平·何曦——当代海派名家双人展系列》开幕。

 

这是张雷平艺术生涯中第三个较为重要的个展。十年只磨一剑,不是懒惰,而是个性低调和谨慎使然。

 

 “我不喜欢新旧之间的博弈,更信赖来自内心的召唤。”作为海上40后画家的代表,生活中的张雷平轻声细语,话不多,但她的作品则坚定有力地张扬着海派绘画传统的另类继承,传递着特立独行的原创精神。

 

一间自己的房间

 

画墙上钉着三张下午要拿去装裱参展的八尺整张新作,主题都是“礁石”。震撼与其说是来自于巨大的尺幅,不如说是来自于具有抽象意味、充满冲击力的构图,自由而老辣的线条,画面蓬勃而出的艺术激情和生命的能量。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推出的“当代海派名家双人展系列”办到了第二届,主办方学术定位清晰,选择标准严苛,所选画家皆同时具有创新思维和传统底蕴,且在上海有广泛影响力。并要求提交相当比例的未经展出作品。此次参展,张雷平展出的26幅作品,绝大部分都是近年的新作,“礁石”是这次的主题,也是张雷平用“胸中块垒”塑造的新的意象。

 

一年多前,在画院退休十几年后,张雷平终于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创作空间,从改建方案到挑选装修材料,都由本人亲自打理,白色统占了视觉,加倍放大了空间感带给人的极大愉悦,没有博古架或是令人目眩的陈设,依然是从旧画室搬来的大画板简单搭就的桌子,唯有窗边挂着1994年张雷平第一次在上海美术馆办展时,程十发先生的题词“内涵源绪,外拓生机”。

 

2018年,同样是在刘海粟美术馆,作为上海市美协女美术家工作委员会主任的张雷平策了一个名为“我们”的展览。在展览序言里,张雷平写道:女性需要一间自己的房间,对艺术家而言,这个“房间”就是创作本身。女性不是“身份”,艺术是“我们”共同的身份。

 

在今年那个特殊的春天,张雷平毫无准备地一个人在工作室住了两三个月。“其实对于寂寞、孤独,我是不陌生的。艺术家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出好作品。”但因静默带来的孤独感毕竟与平日不同。每当夜幕降临,望着窗外一座座楼房,张雷平仿佛回到了少时的浙江海边,一块块巨大的海礁如同一座座孤独地矗立在海中的山,苍茫粗粝,直面风雨,没有树木花草的陪伴,别有一种独立不拘的坚忍和倔强。

 

白天,将宣纸铺在地上,匍匐着,张雷平迫不及待地要把心中积累的对于海礁的感情抒写出来,用线条去书写礁石的性格和气质,用色彩去描绘礁石在不同环境下的表情。“艺术从来不是照抄自然,要从内心的情绪中去选取。”

 

一条有个性的线条

 

执笔五十春,如今的张雷平有着高度自由驾驭线条的能力。无论是表现西部山水还是自由的飞鸟,无论是描摹礁石的嶙峋还是梯田的层叠,那种由线条所形成的结构形式和生长关系,为她的作品注入了生命的原力,为她抒情写意的风格表现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成为她情感和精神的迹化,也成为了张雷平个人鲜明的艺术语言。然而,早年,说到中国画线条的典范顾恺之“春蚕吐丝”,吴道子“吴带当风”,在年轻的张雷平心里,只留下“古板、传统”的印象。

 

她是同为艺术家的张家三姐妹中的老二,父亲张明曹先生是中国第一代新兴木刻版画家之一,“培植现代的、前进的、时代的艺术”是父辈的艺术主张,也是张雷平血脉中的艺术基因。1964年考进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当时上戏是上海唯一开办美术专业的大学,而学院宽松开放的艺术氛围也正合张雷平的心意。在图书馆,她被印象派画册吸引,发现自己天性不喜欢西方“酱油色调”的沉闷繁复的油画,另一方面,虽然不喜欢陈陈相因、毫无生气的旧国画,但她又被与父亲常来常往的程十发、朱屺瞻等大家作画时的自由状态、作品中的生动气韵打动。她当时便觉得东西方艺术各有所长,“要让它们在中间‘牵手’,让它们对话,让它们融合,探索一条新路”。她曾用颜料直接在宣纸上作画,或者把油画改成国画在宣纸上涂抹,但失败的摸索使她明白,生搬硬套是没有出路的。最终,吴昌硕厚实滋润的墨韵及饱满丰富的色彩,苍劲有力的线条,点亮了迷茫的张雷平。她转回传统,在吴派传人王个簃、曹简楼的指导下,写篆书,练笔法,寒来暑往,一刻不休。

 

汗水和辛劳让张雷平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一条线在她笔下或刚健、或飘逸,不断地生成、展开、变化、加强,无论是烘晕皴染、线描勾勒,还是散点透视、均衡构图,无不驾轻就熟、精到贴切。“当我掌握了传统的方法,我的线便也可以画得很现代,去表现现代人的品格和境界。”

 

一块无转移的石头

 

前辈画家方增先说她“有着许多男性画家都远不及的潇洒气概和力度”;同辈画家潘公凯赞她“真情无拘的巾帼艺术家”;张雷平则笑说,世界如此辽阔丰富,一种性别何以成事?

 

张雷平曾把画桌上一大摞或粗或细,或软或硬,笔毫秃了的,笔根摇动的毛笔比作是自己率领的征战“宣纸的疆场”的士兵,这个比喻便可见张雷平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意气。

 

她以为吴昌硕的艺术精神和绘画风格,正能弥补女性艺术家作画过于纤弱的缺陷;她喜欢画石,欣赏它的不张扬,厚重,不炫耀自己。她将个性里桀骜不逊的一面,将自己高远的志向全部放在了创作中,她不愿意重复前人,“摆在我面前一件可行的事,就是赋予传统中国画以新的表现方式。把传统(中国画)推向前去,融入现代。这个现代,是渗透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这个现代,是以视觉新鲜经验为标志的现代;是创造的、活泼的、充满生命力的现代”。

 

朴实、厚重、古拙之美是张雷平的审美偏好,她偏爱大地的丰厚肥腴,飞鸟的生机勃发,她醉心表达平凡中的伟大,抒发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与感激。背着沉重的写生工具,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千年古城废墟留下了她的足迹,她用创作描述了自然的各种表情:沉重、抒情、灿烂。她以吴派花鸟笔意入山水,结合大量鲜活的写生经验,以现代的构成与色彩等表现方法,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风貌的当代水墨语言和图式。她的绘画既具有学院派艺术的严谨细致,又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通过表达对自然界坚韧顽强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营造出了属于艺术家本人的意蕴深邃的诗性境界。浪花腾空飞溅,礁石坚定无转移,打动人们的不是张雷平娴熟的技巧,是她来自生命感性的直接体验。

 

志坚而心柔,张雷平说当下的自己能真正接受老的来临,感激年龄积淀带来的更为复杂的美和韵味。在“自己的房间里”,“我将继续和‘笔友’们在不可穷尽的艺术世界里泼墨翻云、腾波挥洒”。

 

人物简介:张雷平196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现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联委员。曾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第五届、六届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SHARE THIS ARTICLE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