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申:终其一生,执着于艺术

综合 总182期 2024年 5月号 文化长廊

    《环球市长》杂志    GLOBAL MAYOR MAGAZINE

5月3日上午,知名艺术史学者傅申安葬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与苏轼、苏辙、苏洵的三苏祠为邻,实现其“百年终老于此”的愿望。此前的4月30日,傅申亦以树葬方式长眠于富阳。

 

正如其学生所言:“如今,傅申老师长眠于两个家:一边在富春江边的黄公望隐居地,一边在平顶山的三苏祠旁。”

 

傅申,1937年出生于上海南汇,1948年随父母迁居中国台湾,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1968年到美国,入普林斯顿学艺术与考古系,攻读中国历史专业,获硕士及博士学位。1979年出任美国国立佛利尔美术馆中国艺术部主任。亦曾担任中国台湾大学艺研所教授、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员、副教授等职,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古代美术史,在中国书法、绘画史以及书画鉴定。2024年4月16日,病逝于杭州富阳,享年88岁。

 

元代黄公望是14世纪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山水画家之一,也是傅申在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与研究领域的重要论题,他的研究成果对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富春山居图》真伪之争,傅申连发5篇论文论证《无用师卷》为真迹、《子明卷》为摹本。2022年出版的《黄公望研究》一书为傅申聚焦这一主题的重要著述结集,围绕《富春山居图》《九珠峰翠图》等传世名作,以及遗佚的《秋山图》等画作,对作品的真伪与鉴赏、收藏与流传、临仿与再现等问题,展开了深度探讨,集中呈现了黄公望及其作品在中国画史中的贡献与地位。

 

据富阳当地媒体报道,在富阳的追思会上,艺术史学者白谦慎表示,傅申先生在中国书画研究方面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以书画鉴定而言,他在目鉴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继承了中国传统鉴定学的优点。但是傅申先生的鉴定又带有现代的性格,他注重科学的实验手段,认为在将来的鉴定中,现代科学技术将会成为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的利器。他目光敏锐,视野宽阔,为中国书画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后来者,我们要在继承中国传统学问的优点的同时,引进新的科技手段,把中国书画的研究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上博原书画部主任单国霖回忆说,“回想起我和傅老师结识相交已有42年的时间。1981年,美国艺术史界派遣出一个美国艺术史学者代表团访问中国,共10人,傅申先生是其中最年轻的学者。我在上海博物馆参加了接待工作。初识傅申先生,是一位年轻英俊、精气神足的学者,他还是出生在上海的本乡人。参观之后他提出希望我馆帮他寻找在川沙老家的亲戚,通过公安局的协助,帮助安排了傅申和亲戚的会面,”傅先生当时兴奋地说,“我寻到了故乡的根”。傅申先生是一位热情平易、幽默风趣的可亲之人,他曾调侃地说,“我永远是一个副教授,因为我姓傅”。后来我们就称他傅老爷或傅老。又记得一次在苏州参观沈周墓地,他拉着我跪倒在墓碑前,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头,说这是我们的前贤,要向他致敬,真是对前代大师崇敬得五体投地。

 

9年前,79岁的傅申曾专程来到富阳拜谒黄公望,并曾说希望以最原始的方式离开世界,不立碑、不树传,树葬于山林,与天地融为一体。4月30日,他的这一遗愿在富春江畔得以实现。

 

对于作品鉴定,有人强调艺术第一,技术第二。但傅申认为,两个都需要,一定要完整,一定要结合起来。“就像瞎子摸象,可能只摸到一部分,但尽量摸全面,摸得越多,结论就越准确。鉴定中有各种因素,个案的情形都不一样,就像刑警办案,每一个案件都不大一样,但你对各种侦破技巧要了然于胸,有时甚至需要开发一种新方法才能解决。”他说道。

 

面对别人质疑时,傅申觉得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写论文时一定要随时想到有没有漏洞,不要等人家来攻击了再行动。第二,人家攻击你,也是从不同的角度提供新的信息。有时,别人想到的,我没有想到,就要仔细琢磨,再增加一份新的资料和证据,由此才能做得更专业更深入。这是一个千锤百炼的过程。”

 

鉴定之余,傅申也会进行一些创作。2013年,国家博物馆邀请他办个展,这是他生平的第一次个展。

 

古稀之年办个展,他称其为“傅申学艺展”:“这是关于我学习艺术的展览,有书法、绘画、篆刻等,无所不含,算是给观众一个汇报吧。”这次的展览,也让人们了解到学者身份之外的另一个傅申——作为书画艺术家的傅申。

 

傅申常说:“流传的大量古书画,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去厘清,再有一生也做不完!”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坦言:“我觉得我这一生,选择了对的职业,不像科学家、演艺人员、体育家等要受到年龄的限制,我这个职业是愈老愈好。当然也不能‘倚老卖老’!而是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

 

5月2日,“傅申先生遗作展”在河南平顶山市傅陆学艺馆举行展览暨追思会,展出百余幅珍贵作品,涵盖书法、绘画、鉴定著作等,展现其艺术才华与学术成就。傅申遗孀、知名策展人陆蓉之、中国台湾新党荣誉主席郁慕明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傅申亲友故旧齐聚一堂,参加追思会。

 

对于归葬平顶山,据介绍,傅申一生尊崇苏东坡、黄庭坚等文化巨匠,对他们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心向往之。他曾写道:“东坡道人受贬期间,流放各处,至今各地建祠立碑,即日本也亦每年纪念其生日,至今不衰。虽生于四川,然三苏祠在河南之郏县,余亦因朝显介往访之,余亦拟终老该地,不知能如愿否。八十五翁傅申记。”

SHARE THIS ARTICLE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