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产业园成各地政府“新宠”,为何发展步伐缓慢

鲁金萍 总165期 2022年 10月号 智库文章

    《环球市长》杂志    GLOBAL MAYOR MAGAZINE

近年来,虚拟产业园概念迅速兴起,并日益成为各地政府及企业追逐的“新宠”。作为伴随数字经济出现的新业态,虚拟产业园通过搭建网络虚拟平台,推动在产业链和价值链方面有内在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基于一定的契约和规则形成虚拟空间集聚。与实体产业园相比,虚拟产业园具有无实际界限、无园区实体、非集中办公、自选办公地点和产业更加集聚等特点。

 

赛迪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通过梳理中国虚拟产业园发展现状,理性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中国虚拟产业园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中国虚拟产业园发展现状

 

国家密集部署虚拟产业园,明确建设目标与任务。近年来,国家层面围绕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发展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

 

2020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倡议,提出要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虚拟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链向更高层级跃升。同年7月,13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并在多方面作了具体部署。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探索发展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加快产业资源虚拟化集聚、平台化运营和网络化协同,构建虚实结合的产业数字化新生态。

 

各地积极探索实践,加快推进虚拟产业园建设。浙江省针对数字赋能新业态提出6大行动和26项任务,其中一条就是虚拟产业园建设;四川省发文重点扶持符合条件的社会力量,建设电子商务虚拟产业园等。部分地市探索虚拟产业园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乌镇联合浙江赛佳打造“网络注册、无界办公”的乌镇虚拟产业园,截至2020年8月,园区入驻企业达395家。

 

南京市建邺区打造了江苏省首家互联网虚拟产业园,已吸引华米、绿米等多家小米科技生态链头部企业入驻。福建省泉州市创办泉州网商(虚拟)产业园,推行“一址多照、住所托管”的集群注册模式,总注册企业数量突破10万家。成都高新区建设了成都信星网商虚拟产业园,探索“一址多照”的住所登记模式,受益于集群注册地址托管服务的企业已超过3500家。

 

平台型企业强劲发力,抢占虚拟产业园发展先机。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智能制造等领域平台型企业积极抢滩虚拟产业园建设,为入驻企业构建跨区域、跨产业协作的虚拟创新环境,促进基于平台的技术融合、资源共享和开放合作。比如,阿里巴巴集团1688事业部上线“淘工厂”,搭建时尚卖家与工厂的对接平台,汇聚了许多中小微制造企业,借助数据、AI、电商平台及必备的基础设施等重构生产、打通服务,建立了一种高度协同的“新制造”价值链。猪八戒股份有限公司依托猪八戒网在重庆布局打造了文化创意虚拟产业园,突破行政区划、办公场所和注册资本的限制,面向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中行工业上线运行开放式创新创业平台“爱创客”,为创业者提供产品设计、软硬件开发、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等低成本便利服务。

 

二、中国虚拟产业园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

 

尽管中国在2013年前就已出现了虚拟产业园,但直到目前,仍然处于培育发展阶段,在盈利模式、管理服务和协同创新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尚未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一方面,现有虚拟产业园通常选择“离岸注册”方式,无需入驻指定地理区域进行生产经营,对园区空间载体的依赖程度较小。与传统产业园区相比,在盈利结构上,房地产方面的销售和租赁收入很少。另一方面,这些虚拟产业园由政府主导、联合企业共同打造,对政府的依赖度较高,主要依靠税收返还、政府补贴和园区服务等渠道获取收入,但这并非长久之计。据调查,乌镇虚拟产业园不仅为入驻企业和个人提供地方留存税收的80%作为奖励,还外加人才最高补贴600万元、企业上云补贴等奖励。

 

管理服务水平亟待提高。虚拟产业园建设带来的企业虚拟化集聚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和互动的基础上的,这种组织形式内生协调机制较为松散,亟需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促进沟通,强化园区内企业间的协调管理,增进集群创新资源的开放性交流,加大集群行业的自律监督激励。此外,园区服务水平亟待提升,不少虚拟园区的实际运营者,无论互联网平台公司、软件开发公司还是销售公司,多数仅能为入驻企业提供工商注册、银行开户、税务登记、报税和政策申请等基础服务,仍需不断满足人才培训、资源对接、金融服务和品牌服务等个性化需求。

 

协同创新活动仍不活跃。虚拟产业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产业资源整合,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体系,提高协同创新能力。但从当前虚拟产业园的发展状况看,并未真正实现产业链的融通聚集,协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一方面,大多数虚拟产业园仍处于规模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创新链、服务链与产业链之间并未形成有机衔接,虽初步促成了企业在线规模化集聚,但企业间通过“结网和互动”、以数据为驱动的网络化协同机制尚未形成。

 

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企业入驻平台主要目的是减税,并未与平台产业链上下游进行联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普遍较差。

 

三、几点建议

 

多元化拓展盈利渠道。虚拟产业园迫切需要以专业化和深层次的企业服务引领自身“造血”。

 

一是完善虚拟产业园“管委会+运营商”管理机制,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运营管理能力的市场化主体,构建市场化的投入和盈利模式。园区可利用不占用物理空间资源的优势,向企业收取一定的园区管理费或场地租用费来增加园区收入。

 

二是鼓励虚拟产业园管委会主动入股园区内企业,或通过为入驻企业提供平台系统搭建、APP开发、网站开发、公众号开发等技术开发服务,为企业发展赋能,同时实现园区自身的发展。

 

三是针对入驻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比如,电商企业对客服、营销服务的需求,文创企业对设计、美工服务的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一站式”服务,包括云服务、APP开发、网站建设、法律、审计、代理记账、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和融资及营销等专业服务,通过更优质的服务获取更多收入。

 

完善虚拟产业园区管理服务机制。一是提高运营意识,除了为入驻企业提供场地服务外,更要当好企业的合伙人,与入驻企业共成长。通过全生命周期运营创造最大化价值,将虚拟园区的主导产业链做长,构建人才、服务、金融等全要素生态圈,全方位融入产业发展之中。二是打破传统业态按区域、按行业治理的惯性思维,探索创新监管模式。积极鼓励创新,健全触发式监管机制,构建各类主体参与的多方协同治理体系,及时修订和完善监管政策制度,为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留足空间。推出全面放宽园区注册审批、拓宽入园网商融资渠道等创新举措。三是鼓励行业领军人才、龙头企业和各类机构成员代表共同组建扁平化治理机构,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治理机制,发挥“黏合剂”作用,促进园区内企业交流合作,规范其市场行为。完善虚拟产业园云服务体系,通过搭建服务平台,推动跨区域企业合作,增加虚拟产业园企业黏性。

 

提升园区协同创新能力。通过虚拟园区管委会牵头建设等形式,推动建设跨区域、跨领域的交流合作平台,围绕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建立虚拟园区内上下游企业紧密协作关系,提升社会化协作水平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一是引导园区内企业形成学习交流和信息共享机制,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加快集群内部知识扩散和技术外溢,推动产业发展从线性的个体创新向网络化集群创新转变,提速整体创新效率与效果。二是在扩大人才培养引进、优化金融资本支持、改善生产生活服务以及加强信息流通共享等方面聚焦施力,吸引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和科研机构、服务机构的“在线”集聚,形成要素支撑合力。三是建立互相信任的合作机制和协同创新激励机制,激发企业主动参与合作研发及科技创新分享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园区市场化运作。

SHARE THIS ARTICLE 分享至